有多少人坐下来的第一件事,是情不自禁跷起二郎腿?很多人之所以有这个习惯,是因为在跷二郎腿时,可以调整人体的重心,坐着时会更加舒适稳定。而且跷二郎腿时能有效缓解足底肌肉的紧张,使肌肉得到短暂的放松,身体也会觉得比较舒适。看似坐着舒服了,但长期如此,对健康却后患无穷!
长期跷二郎腿带来四大“恶果”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⒈损伤腰椎和脊柱
人在跷起二郎腿时,容易弯腰驼背,造成腰椎、胸椎和脊椎的压力分布不均。
此时的骨盆会带动脊椎旋转,造成肌肉过度拉伸,脊椎左右两边的软组织被动失去平衡。
时间久了,容易带来背部肌肉疲劳、酸痛,甚至可能造成脊椎扭曲或侧弯。
⒉膝关节损伤
膝关节长时间保持一种扭曲的状态,会增加膝关节内部结构的压力,使软骨出现营养障碍、磨损。
而对软骨结构已经有不同程度退化的中老年人来说,会增加患骨关节炎的风险。
特别是关节已经出现疼痛的患者,更要避免弯曲、扭转关节。
⒊增加静脉曲张风险
跷二郎腿时,跷起来腿的后部及腘窝处静脉受压,静脉回流受阻,静脉压力增高,这些都是造成下肢静脉曲张的隐患。
⒋影响生殖器的健康
跷二郎腿的时候,两腿部位通常夹得比较紧,会使得大腿内侧的皮肤和生殖器官周围的温度升高。
对于男性来说,较高的温度会“热”坏精子,甚至还有可能造成不育症;且跷二郎腿时间过长,会阴部的压力增加,前列腺的血液循环不通畅,其分泌功能会下降。
对女性来说,会阴处温度高,更利于病菌繁殖,增加患阴道炎、外阴炎等疾病的风险;同时盆腔内气血循环不畅,也会增加附件发炎的风险。
上述疾病不是一跷二郎腿就立刻出现,而是日积月累对健康造成的影响,因此,尽量不要跷二郎腿。
忍不住跷二郎腿,记住三点
⒈不超过15分钟
每次跷二郎腿时间不宜过长,最好不要超过15分钟。
如果感觉腿部或生殖器很不舒服,立即到室外或通风处待一会儿,起到散热作用。
⒉常起来活动
跷二郎腿要注意两腿交替,尽量不要长时间偏向某一侧。每坐1小时,起身活动5分钟。
⒊松解和拉伸紧张肌群
很多人惯于跷二郎腿,是因为其肌肉已经失衡,身体需要通过跷二郎腿来满足这种失衡。
因此,需要对这些紧张肌肉进行松解,恢复身体平衡。
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按摩和揉压等方式对紧张的肌肉进行松解。
为什么有人跷不了二郎腿?
有人可以轻轻松松跷起二郎腿,但也有人用尽全力却跷不起来,这又是为什么?
跷一次二郎腿,需要髋关节、膝关节、骨盆、臀大肌等多处组织共同参与。
如果发现跷不了二郎腿,或者完成这一动作比较困难,要注意排查是否存在以下问题:
⒈髋关节滑膜炎
关节滑膜是包绕在我们关节周围的膜性组织,它不仅能保护关节,而且会产生“润滑液”为关节活动提供帮助。
当我们髋关节受到损伤后,包裹在髋关节周围的滑膜受到了一定的刺激,局部的微循环也受到了一定的障碍,导致髋关节处的关节滑液分泌不均衡形成了积液,进而导致髋关节滑膜炎。
患上髋关节滑膜炎之后一般有三种症状:
①髋关节在休息或者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行走后,会出现疼痛的症状。
疼痛区域为髋关节或者腹股沟区域,有些患者可放射至大腿部或者膝关节处;
②患上这种病之后,髋关节周围会出现肿胀感;
③患者还会出现髋关节活动受限的情况——跷不了二郎腿,行走比较困难,甚至会出现跛行。
⒉膝关节问题
骨质增生:随着年龄增长,人的膝关节逐渐老化,周围可能长出骨刺、骨赘,引发膝关节活动受限。
半月板损伤:半月板能缓冲震荡,减少软骨之间的摩擦,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和匹配性。
而运动过度、经常提重物、上下楼梯等都易造成半月板损伤,甚至使膝关节出现不能伸直、疼痛、弹响等情况。此时,跷二郎腿自然也成为难事。
⒊股骨头坏死
股骨头位于骨盆下方,与髋臼配合,起到支撑上体的作用。
但此处的血管管腔较为细小,很容易遭到破坏或者堵塞,从而影响股骨头附近的血运,阻碍骨细胞再生,从而可发生坏死。
当发生股骨头坏死后,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:
◎明显的功能障碍,表现为髋关节屈伸不利,下蹲困难、不能跷二郎腿、不能久站等,外展、内旋活动受限明显;
◎可伴随针刺样、钝痛或酸痛不适,常向腹股沟区、大腿内侧、臀后侧和膝内侧放射,并有麻木感。
股骨头坏死可能与长期大量饮酒、不合理使用含糖皮质激素的药物、外伤、骨质疏松等因素有关。
⒋臀肌挛缩
臀肌挛缩症是由于臀部肌肉及筋膜发生纤维化挛缩引起的病症,继发髋关节内收、内旋功能障碍,进而表现出特有步态及体征:
◎轻度臀肌挛缩患者的行走步态无异常,但不能跷二郎腿,并膝屈髋时有弹响;
◎中度臀肌挛缩患者走路时有“外八字”步态,双膝并拢不能下蹲,必须双膝分开才可以下蹲,但蹲下后双膝可以并拢;
◎下蹲时臀部有弹响及条索状物滑动;
重度臀肌挛缩患者胯部要张开行走,跑起来步态像企鹅,且蹲下后双膝仍不可以并拢。臀部有凹陷,能触及明显的条索状硬物。
上一篇:“挂羊肉卖猪肉”?张亮麻辣烫致歉
下一篇:最后一页
Copyright 2015-2022 亚洲日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51 联系邮箱:5 516 538 @qq.com